發布時間:2011-10-22 共6頁
三、判斷題
1.當注冊會計師采用固定資產樣本量抽樣方案選取樣本并進行檢查后,需要根據實際發現的偏差數估計總體偏差率上限,并將其與可容忍的偏差率進行比較,然后根據比較結果決定是否接受總體。估計總體偏差率上限的方法包括公式法和查表法。使用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總體偏差率上限略有不同,這種不同可能影響注冊會計師依據總體偏差率上限與可容忍誤差比較得出的最終結論。()
2.根據了解被審計單位及其環境評估的重大錯報風險,確定的進一步審計程序,僅僅是指控制測試。()
3.在直接報告的業務中責任方不但要對鑒證對象負責,同時也要對鑒證對象信息負責。()
4.對按照特殊基礎編制的財務報表,注冊會計師應當在審計報告的引言段中指明財務報表編制的基礎,或提醒財務報表使用者注意財務信息附注中對編制基礎做出的說明。()
5.由于運用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選出來的樣本可能不一致,因此,對選出后的樣本應運用不同的審計程序。()
6.被審計單位在附注中對主要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中披露:按照《企業會計準則――固定資產》規定,本年度調整了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方法,采用未來適用法進行了會計處理。注冊會計師可以認可其采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