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
[答案]:D
[解析]:如果有跡象表明發票的蓋章是偽造的,才有必要實施程序D。
2.
[答案]:A
[解析]:在有多個領料部門的情況下,全單位統一編號、順序使用很難做到,很可能降低工作效率。為加強控制,可在每個內部實行連續編號。
3.
[答案]:D
[解析]:D中內容明顯地比其余選項更直接地涉及財產。
4.
[答案]:C
[解析]:A.D提供了侵占資產的機會,B提供了侵占資產的借口,C既屬于侵占資產的動機又屬于侵占資產的借口,具有雙重的風險。
5.
[答案]:C
[解析]:應刪去C中的“錯誤”。錯誤是非故意的,非故意的事實難以保證。
6.
[答案]:A
[解析]:A:在細節測試中運用統計抽樣時,只要計算的總體錯報上限低于可容忍錯報,無論二者是否接近,注冊會計師均可做出接受總體的結論。B:在統計抽樣中,注冊會計師將計算的總體錯報上限(而不是調整后的總體錯報)與可容忍錯報進行比較;C中的樣本偏差率及D中估計的樣本偏差率上限是控制測試中運用抽樣時用來與可容忍偏差率比較的指標。
7.
[答案]:B
[解析]:n=可容忍信賴過度風險系數/可容忍偏差率=6.7/0.06=112。
8.
[答案]:D
[解析]:通常情況下擬溝通的人員層次應比涉嫌舞弊人員至少高出一個級別。如果對治理層的誠信產生懷疑,應當考慮尋求法律咨詢,以采取適當措施。
9.
[答案]:A
[解析]:代編業務是注冊會計師運用會計而非審計的專業知識的技能為客戶服務。
10.
[答案]:B
[解析]:A不是必須的,C.都是無須的。
11.
[答案]:C
[解析]:A.B.D通常提醒注冊會計師懷疑海通科技公司侵占資產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2.
[答案]:D
[解析]:A.C高估了海通科技公司的資產,B低估了海通科技公司的負債,客觀上都起到了粉飾其財務狀況的使用,都使海通科技公司“有利可圖”;D高估了海通科技公司的負債,對其自身不利。一般來說于已不利的事不會是故意的。
13.
[答案]:A
[解析]:A是審計準則明示的舞弊(侵占資產)情形之一;B.C均是未加掩飾的,一般來說屬于非故意行為;D是審計準則列示的錯誤情況之一。
14.
[答案]:C
[解析]:因為審閱業務屬于有限保證業務,一般無須實施在審計中經常實施的控制測試及函證、監盤等程序。
15.
[答案]:A
[解析]:在情況B下,應當實施追加的或更為廣泛的程序;情況C下,應當實施其認為必要的追加程序;在審閱業務中注冊會計師獲取的有限證據不足以令其擁有D中那樣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