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8頁
1.甲房地產公司于2009年12月10日,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租賃協議,將其一棟建筑物整體出租給乙企業使用,租賃期開始日為12月31日,租期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150萬元,出租時,該建筑物的成本為2 800萬元,已提折舊50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300萬元,尚可使用年限為20年,公允價值為1 800萬元,甲公司對該建筑物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無殘值。
2010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2 00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 950萬元。 2011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65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 710萬元。 2012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 65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 700萬元。
2012年12月31日租賃期滿,將投資性房地產轉為自用房地產投入行政管理部門使用。假定轉換后建筑物的折舊方法、預計折舊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未發生變化。2013年12月31日該建筑物的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后的凈額為1 540萬元,預計未來現金流量現值為1560萬元。2014年1月5日甲公司將該建筑物對外出售,收到1530萬元存入銀行。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甲房地產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成本模式進行后續計量。
要求:不考慮其他因素,根據上述資料作出會計處理。
2.石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石林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不考慮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石林公司按凈利潤的10%計提盈余公積。石林公司有關房,將該寫字樓經營租賃給乙公司,租賃期為1年,年租金為300萬元,租金于每年年末結清。租賃期開始日為2009年1月1日。租賃期間,由甲企業提供該寫字樓的日常維護。該寫字樓的原造價為3 000萬元,按直線法計提折舊,使用壽命為30年,預計凈殘值為零,已計提折舊1 000萬元,賬面價值為2 000萬元。甲企業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
2009年12月,該辦公樓發生減值跡象,經減值測試,其可收回金額為1 700萬元;2009年共發生日常維護費用40萬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
2010年1月1日,甲企業決定于當日開始對該寫字樓進行再開發,開發完成后將繼續用于經營租賃。
2010年4月20日,甲企業與丙公司簽訂經營租賃合同,約定自2010年7月1日起將寫字樓出租給丙公司。租賃期為2年,年租金為500萬元,租金每半年支付一次。
2010年6月30日,該寫字樓再開發完成,共發生支出200萬元,均以銀行存款支付?,F預計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尚可使用年限為25年,預計凈殘值為零,折舊方法仍為直線法。
要求:
(1)編制2009年1月1日甲企業出租寫字樓的有關會計分錄。
(2)編制2009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有關會計分錄。
(3)編制2010年甲企業該投資性房地產再開發的有關會計分錄。
(4)編制2010年12月31日該投資性房地產的有關會計分錄。
3.A公司采用成本模式對投資性房地產進行后續計量。有關資料如下:
(1)A公司于2007年12月31日取得一項寫字樓,該寫字樓的成本為4 000萬元,款項已支付。預計使用年限為2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預計凈殘值為零;假定稅法規定的折舊方法、折舊年限及凈殘值與會計規定相同。
(2)2007年12月31日,A公司與B企業簽訂經營租賃協議,將該寫字樓整體出租給B企業,租賃期開始日為2007年12月31日,租期為3年,年租金為400萬元,每年年末支付。
(3)2009年1月1日,A公司有證據表明其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能夠持續可靠取得,已具備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的條件,決定對其擁有的投資性房地產由從成本模式轉換為公允價值模式計量。2009年1月1日公允價值為4 100萬元。
(4)2009年12月31日該項投資性房地產的公允價值為4 200萬元。
(5)2010年12月31日,租賃期屆滿,A公司收回該項投資性房地產,并于當日以4 250萬元出售,出售款項已收訖。
其他資料如下:
(1)A公司的所得稅稅率為25%,采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進行核算所得稅;
(2)稅法規定資產在持有期間公允價值的變動不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待處置時一并計算確定應計入應納稅所得額的金額;
(3)A公司每年按10%提取盈余公積;
(4)假定A公司每年均按期收到租金,不考慮除所得稅以外的其他稅費。
要求:編制該投資性房地產的有關會計分錄。
4.龍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龍華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不考慮除增值稅以外的其他稅費。龍華公司對投資性房地產采用公允價值模式計量。龍華公司有關房地產的相關業務資料如下:
(1)2008年1月,龍華公司自行建造辦公大樓。在建設期間,龍華公司購進為工程準備的一批物資,價款為1 400萬元,增值稅為238萬元。該批物資已驗收入庫,款項以銀行存款支付。該批物資全部用于辦公樓工程項目。龍華公司為建造工程,領用本企業生產的庫存商品一批,成本160萬元,計稅價格200萬元,另支付在建工程人員薪酬362萬元。
(2)2008年8月,該辦公樓的建設達到了預定可使用狀態并投入使用。該辦公樓預計使用壽命為20年,預計凈殘值為94萬元,采用直線法計提折舊。
(3)2009年12月,龍華公司與昌泰公司簽訂了租賃協議,將該辦公大樓經營租賃給昌泰公司,租賃期為10年,年租金為260萬元,租金于每年年末結清。租賃期開始日為2010年1月1日。
(4)與該辦公大樓同類的房地產在2010年年初的公允價值為2 200萬元,2010年年末的公允價值分別為2 400萬元。
(5)2011年1月,甲公司與昌泰公司達成協議并辦理過戶手續,以2 550萬元的價格將該項辦公大樓轉讓給昌泰公司,全部款項已收到并存入銀行。
要求:
(1)編制龍華公司自行建造辦公大樓的有關會計分錄。
(2)計算龍華公司該項辦公大樓2009年年末累計折舊的金額。
(3)編制龍華公司將該項辦公大樓停止自用改為出租的有關會計分錄。
(4)編制龍華公司該項辦公大樓有關2010年末后續計量的有關會計分錄。
(5)編制龍華公司該項辦公大樓有關2010年租金收入的會計分錄。
(6)編制龍華公司2011年處置該項辦公大樓的有關會計分錄。
(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萬元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