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7頁
9.如果被審計單位的控制環境存在缺陷,注冊會計師在對擬實施審計程序的性質、時間和范圍做出總體修改時應當考慮的有( )。
A.主要依賴控制測試獲取審計證據
B.在期末而非期中實施更多的審計程序
C.追加審計程序
D.修改審計程序的性質,獲取更具說服力的審計證據
10.注冊會計師在確定某項控制的測試范圍時,如果(?。瑧撨M行的控制測試范圍越大。
A.控制的預期偏差率越低
B.擬信賴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期間越長
C.在風險評估程序時對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擬信賴程度越高
D.對審計證據的相關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低
11.在確定控制測試的性質時,A注冊會計師正確的做法有(?。?。
A.當擬實施的進一步審計程序以控制測試為主時,應當獲取有關控制運行有效性的更高的保證水平
B.根據特定控制的性質選擇所需實施審計程序的類型
C.詢問本身不足以測試控制運行的有效性,應當與其他審計程序結合使用
D.考慮測試與認定直接相關和間接相關的控制
12.如果注冊會計師在期中已識別出被審計單位的某項認定中存在故意出錯和操縱記錄的可能性,確認該項認定存在舞弊導致的重大錯報風險,則下列有關實質性程序的(?。┱f法或做法是不可取的。
A.考慮主要在期末或接近期末實施實質性程序
B.不擬實施審計程序將期中得出的結論延伸至期末
C.將實質性程序與控制測試結合運用,以便將期中的結論延伸到期末
D.針對剩余期間實施進一步實質性程序,以便將期中的結論延伸到期末
13.注冊會計師在財務報表審計中,考慮是否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時應當考慮的因素有( )。
A.控制環境和其他相關的控制
B.各類交易或賬戶余額以及相關認定的性質
C.針對剩余期間,能否通過實施實質性程序或將實質性程序與控制測試相結合,降低期末存在錯報而未被發現的風險
D.實施審計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可獲得性
14.注冊會計師在考慮是否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有( )。
A.控制環境和其他相關的控制越薄弱,注冊會計師越不宜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
B.注冊會計師評估的某項認定的重大錯報風險越高,注冊會計師越應當考慮將實質性程序集中于期中而非接近期末實施
C.如果實施實質性程序所需信息在期中之后的獲取并不存在明顯困難,則注冊會計師一般在期中之后實施實質性程序
D.如果針對某項認定實施實質性程序的目標僅包括獲取該認定的期中審計證據(從而與期末比較),注冊會計師應在期中實施實質性程序
15.下列屬于注冊會計師在進行財務報表審計時實施實質性分析程序范圍的有(?。?。
A.對性質上的偏差展開進一步調查
B.對某些層次上具有可預期關系的數據進行分析
C.對幅度上的偏差展開進一步調查
D.從樣本量的角度考慮測試范圍
三、簡答題
1.在注冊會計師針對評估的認定層次重大錯報風險設計和實施進一步審計程序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2.請簡要回答了解內部控制程序與控制測試程序之間的聯系與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