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19 共10頁
四、經濟法的概念
經濟法律關系的要素包括主體、內容和客體。
1、經濟法律關系的主體:
(1)國家機關?D?D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中具有管理職能的經濟管理機關,例如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
(2)經濟組織和社會團體
(3)經濟組織的內部機構和有關人員
例如:企業的銷售部門,但是銷售部門的民事責任是由企業來承擔的。
(4)個人
包括個體工商戶、農村承包經營戶和公民。
2、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
經濟法律關系的內容是指主體享有的經濟權利和承擔的經濟義務。
3、經濟法律關系的客體
物;非物質財富;行為。
4、經濟法的調整對象
(1)市場主體組織關系;
(2)市場運行調控關系;
(3)宏觀經濟調控關系;
(4)社會保障關系。
第二節 經濟糾紛的解決途徑
解決經濟糾紛的途徑主要包括:仲裁、行政復議、民事訴訟、行政訴訟。
仲裁與民事訴訟是兩種不同的爭議解決方式。當事人發生爭議只能在仲裁或者民事訴訟兩種方式中選擇一種。
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的選擇則與糾紛的性質有關。
一、仲裁
(一)適用范圍
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可以仲裁。
▲不能仲裁的糾紛
?D?D關于婚姻、繼承、收養、監護、撫養糾紛;
?D?D依法應當由行政機關處理的行政爭議。
▲不適用《仲裁法》,而由別的法律予以調整
?D?D勞動爭議的仲裁;
?D?D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的仲裁。
【例】下列屬于不得提請仲裁的有( )。
A、繼承
B、收養
C、勞動爭議
D、買賣合同
答案:AB
解析:C屬于不適用《仲裁法》,而由別的法律予以調整的;D可以提請仲裁。
(二)仲裁的基本制度(基本的知識點,大家如果往下多想一步,如果一裁終局一方敗訴拒不執行,又不能再次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那么勝訴一方應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呢,純屬思考,這種絕對是屬于超綱的題目,不用擔心)
(1)協議仲裁制度
當事人必須自愿達成書面的仲裁協議,沒有仲裁協議,一方申請仲裁,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
(2)一裁終局制度
仲裁庭作出的仲裁裁決為終局裁決。裁決作出后,當事人不能就同一糾紛再申請仲裁或提起訴訟。
【例】下列各項中,符合我國《仲裁法》規定的有( )。
A、仲裁實行自愿原則
B、仲裁當事人只能是法人單位
C、仲裁協議必須在糾紛發生以前制定
D、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
答案:A
解析:仲裁基礎知識的綜合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