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5-24 共1頁
十二 審計抽樣
一、單項選擇題
(1-3題共用題干)
(2007年)D注冊會計師負責對丁公司加07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運用審計抽樣時,D注冊會計師遇到下列問題,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
1.在未對總體進行分層的情況下,D注冊會計師不宜使用的抽樣方法是( )。
A.均值估計抽樣
B.比率估計抽樣
C.差額估計抽樣
D.概率比例規模抽樣
2.D注冊會計師從總體規模為1000個、賬面價值為300000元的存貨項目中選取200個項目(賬面價值50000元)進行檢查,確定其審定金額為50500元。如果采用比率估計抽樣,D注冊會計師推斷的存貨總體錯報為( )。
A.500元
B.2500元
C.3000元
D.47,500元
3.下列有關概率比例規模抽樣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抽樣分布應當近似于正態分布
B.與低估的賬戶相比,高估的賬戶被抽取的可能性更小
C.每個賬戶被選中的機會相同
D.余額為零的賬戶沒有被選中的機會
正確答案:1.A;2.C;3.D 解題思路:如果未對總體進行分層,注冊會計師通常不使用均值估計抽樣,因為此時所需的樣本規模可能太大,以至于對一般的審計而言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
二、判斷題(每題1分,請判斷每題的表述是否正確,每題判斷正確的,得1分;每題判斷錯誤的,倒扣1分;不答題既不得分,也不扣分。扣分最多扣至本題型零分為止)
4.(根據2006年考題改編)J注冊會計師負責對D公司2005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審計過程中,J注冊會計師遇到以下與審計抽樣相關的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統計抽樣與非統計抽樣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利用概率法則來量化、控制抽樣風險。( )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的根據區別在于是否利用概率法則來量化、控制抽樣風險。
5.(根據2006年考題改編)J注冊會計師負責對D公司2005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審計過程中,J注冊會計師遇到以下與審計抽樣相關的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如果抽樣結果有95%的可信賴程度,則抽樣結果有5%的可容忍誤差。(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在控制測試中,可信賴程度+風險=1。【提示】本題的知識點屬于2006年教材的內容。可依賴程度是指樣本性質能夠代表總體性質的可靠性程度。可依賴程度+風險=1,這是針對于控制測試中抽樣技術的運用,這里的風險指的是可接受的信賴過度風險。
6.(根據2006年考題改編)J注冊會計師負責對D公司2005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審計過程中,J注冊會計師遇到以下與審計抽樣相關的事項,請代為做出正確的專業判斷。在細節測試的統計抽樣中,如果計算的總體錯報上限大于可容忍錯報,則總體不能接受,此時注.冊會計師對總體做出結論,所測試的交易或賬戶余額存在重大錯報。( )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三、簡答題(要求列出計算步驟,除非特別指定,每步驟運算得數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7.(2008年)E注冊會計師負責對戊公司2008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在針對應收賬款實施函證程序時,E注冊會計師采用了概率比例規模抽樣方法(PS)。相關事項如下:
(1)E注冊會計師對應收賬款各個明細賬戶進行了初步分析,將預期存在錯報的明細賬戶選出,單獨進行函證,并將其余的明細賬戶作為抽樣總體。E注冊會計師認為在預期不存在錯誤的情況下,PPS效率更高。
(2)E注冊會計師認為不需要計算抽樣總體的標準差,因為PPS運用的是屬性抽樣原理。
(3)假設樣本規模為200個,E注冊會計師采用系統選樣方法,選出2130個抽樣單元,對應的明細賬戶共190戶。在推斷抽樣總體中存在的錯報時。E注冊會計師將樣本規模相應調整為190個。
(4)在對選取的所有明細賬戶進行函證后,E注冊會計師沒有發現錯報,因此認定應收賬款不存在重大錯報。
要求:
(1)針對事項(1)至(4),逐項指出E注冊會計師的做法是否正確。如不正確,簡要說明理由。
(2)指出PPS對實現測試應收賬款完整性認定這一目標是否適用,簡要說明理由。
正確答案:
(1)事項(1)至(4)的分析:
①事項(1)是正確的。
②事項(2)是正確的。
③事項(3)是錯誤的。在PPS抽樣中,允許某一個實物單位在樣本中出現多次,項目盡管只審計一次,但是在統計上仍視為2個樣本項目,故樣本中項目總數仍然是200個。同時,在PPS抽樣中,抽.樣單元是貨幣單元,不是實物單元,調整原定樣本規模,將會導致無法正確量化抽樣結果。④事項(4)是錯誤的。在PPS抽樣中,在樣本中沒有發現錯報的情況下,注冊會計師也要確定總體中可能存在的高估或低估的最大數額,也就是分別確定錯報的上限和下限,在考慮上、下限后,也有可能會超過可容忍錯報,不能夠認定應收賬款不存在重大錯報。(2)PPS抽樣方法對于測試應收賬款完整性認定的目標并不適合。在PPS抽樣法下對于低估的小余額的樣本被選中的幾率比較低,對于賬面余額為0的總體項目存在沒有被選中的機會,所以對于應收賬款的完整性認定的目標并不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