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12頁
19.
【答案】D
【解析】賬面凈值=40000-28800=11200(元);變現損失=10000-11200=-1200(元);變現損失抵稅=1200×30%=360(元);現金凈流量=10000+360=10360(元)。
20.
【答案】A
【解析】營業現金流量=(1000-500)×(1-25%)+200×25%=425萬元
21.
【答案】A
【解析】凈現值法在理論上比其他方法更完善。對于互斥投資項目,可以直接根據凈現值法作出評價。
22.
【答案】B
【解析】年折舊=(1000-10)/5=198(萬元)
年利息=1000×6%=60(萬元)
年息稅前經營利潤=(280-100)×8-(198+40)=1202(萬元)
在實體現金流量法下,經營期第1年的現金凈流量=息稅前經營利潤×(1-T)+折舊
=1202×(1-25%)+198=1099.5(萬元)
在股權現金流量法下,經營期第1年的現金凈流量
=實體現金凈流量-利息×(1-所得稅稅率)
=1099.5-60×(1-25%)=1054.5(萬元)
第1年償還的借款利息,在實體現金流量法下屬于無關現金流量。但在股權現金流量法下,屬于該項目的相關現金流量處理。
23.
【答案】D
【解析】等額年金額=凈現值/年金現值系數=(120×3.1699-240)/3.1699=44.29(萬元)。
24.
【答案】A
【解析】上市公司的β資產=β權益/[1+產權比率]=1.5/(1+0.8)=0.83
甲公司投資該項目的β權益=β資產×[1+產權比率]=0.83×(1+0.6)=1.33
25.
【答案】C
【解析】預計殘值+殘值凈損失抵稅=12000+2000×33%=12660(元)。
26.
【答案】A
【解析】由于本題沒有給出所得稅率,所以不用考慮所得稅的影響。
汽車行業上市公司的權益乘數=1/(1-60%)=2.5,
β資產=β權益/權益乘數=1.05/2.5=0.42
某公司的權益乘數=1/(1-50%)=2
本項目含有負債的股東權益β值=0.42×2=0.84
27.
【答案】D
【解析】本題考點是凈現值法和現值指數與內含報酬率的比較。對于獨立方案的評優,應采用現值指數與內含報酬率進行評優,對于互斥方案的評優,應采用凈現值法。
28.
【答案】D
【解析】第一年所需流動資金=50-15=35萬元
首次流動資金投資額=35-0=35萬元
第2年所需流動資金=80-30=50萬元
第2年流動資金投資額=本年流動資金需用額-上年流動資金需用額=50-35=15萬元
流動資金投資合計=15+35=50萬元
29.
【答案】A
【解析】本題的考點是在計算各年現金凈流量時要對涉及的稅收調整項目進行正確計算。當實際凈殘值收入大于預計的凈殘值收入時,要對其差額交稅;當實際凈殘值收入小于預計的凈殘值收入時,其差額部分具有抵稅的作用。本題屬于后種狀況。
設備最終報廢由于殘值帶來的現金流入量=最終殘值+殘值凈損失抵稅
=5000+1000×25%=5250(元)
30.
【答案】B
【解析】年經營凈現金流量=稅后經營利潤+折舊
=(180-60-40)×(1-25%)+40=100(萬元)。
31.
【答案】A
【解析】實際折現率= = =8.74%。
32.
【答案】B
【解析】繼續使用舊設備引起的現金流出量=喪失的變現收益
=變現價值+變現凈損失抵稅(或-變現凈收益納稅)
設備帳面凈值=160000-127000=33000(元)
變現凈損失=33000-30000=3000(元)
繼續使用該設備引起的現金流出量=30000+3000×25%=30750(元)
33.
【答案】C
【解析】新設備每年計提的折舊= (萬元)
舊設備每年計提的折舊= (萬元)
因更新改造而增加的固定資產折舊=18-20=-2(萬元)
34.
【答案】C
【解析】喪失的舊設備變現初始流量=舊設備變現價值-變現收益納稅=32000-2000×25%
=31500(元)
墊支營運資本=經營性流動資產增加-經營性流動負債增加=5000-2000=3000(元)
繼續使用該設備初始的現金流出量=31500+3000=34500(元)
35.
【答案】C
【解析】預計殘值+殘值凈損失抵稅=12000+2000×25%=12500(元)。
36.
【答案】B
【解析】在進行投資分析時,不僅應將新車間的銷售收入作為增量收入來處理,而且應扣除其它部門因此而減少的銷售收入。
37.
【答案】D
【解析】 =1.2/[1+(1-25%)×(7/10)]=0.7869
=0.7869×[1+(1-25%)×(2/3)]=1.18
權益成本=5%+1.18×8%=14.44%
加權平均資本成本=6%×(1-25%)×(2/5)+14.44%×(3/5)=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