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1-10-22 共8頁
四、綜合題
1.W會計師事務所的甲和乙注冊會計師接受委派負責對G股份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2009年度財務報表進行審計,并確定財務報表層次的重要性水平為120萬元,2010年2月8日完成審計工作,并于當日經管理層正式簽署了2009年度財務報表,2010年2月10日提交審計報告,2010年2月15日報送證券交易所。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其他相關資料如下:
資料一:G公司未經審計的2009年度財務報表部分項目的年末余額或本年發生額如下:
項目 |
金額(萬元) |
資產總額 |
21 000 |
股本 |
7 500 |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
4 000 |
法定盈余公積 |
1 000 |
未分配利潤 |
900 |
營業收入 |
18 000 |
利潤總額 |
5 000 |
凈利潤 |
3 100 |
資料二:在對G公司的審計過程中,甲和乙注冊會計師注意到以下事項:
?。?)G公司2009年1月1日售出大型設備一套,協議約定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從2009年起,分5年分期收款,每年1 000萬元,于每年年末收取,合計5 000萬元,成本為3 000萬元(不考慮增值稅)。假定銷貨方在銷售成立日應收金額的公允價值為4 000萬元,銀行同期貸款利率為5%(實際利率也為5%)。G公司在2009年未確認收入,G公司的會計處理如下:
借:銀行存款 1 000
貸:長期應收款 1 000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3 000
貸:庫存商品 3 000
?。?)2009年4月30日,因停止生產新產品,G公司不再需要X設備,并決定將X設備與泰山公司的一批甲材料進行交換,換入的甲材料用于生產W產品。G公司用于生產新產品的X設備賬面原價為l20萬元,至2008年末,該設備已提折舊18萬元,可收回金額均為96萬元,預計使用年限為4年。雙方商定設備的公允價值為80萬元,換入原材料的發票上注明的售價為60萬元,增值稅額為l0.2萬元,G公司收到補價9.8萬元。假定不考慮固定資產相關的增值稅。會計資料顯示,G公司對此項交易進行了如下賬務處理:
借:固定資產清理 96
固定資產減值準備 6
累計折舊 18
貸:固定資產 l20
借:原材料 60
應交稅費一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0.2
銀行存款 9.8
營業外支出 16
貸:固定資產清理 96
(3)2009年2月,G公司著手研究開發一項新技術。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咨詢費、材料費、工資和福利費等共計800萬元。2009年6月,該技術研制成功,G公司向國家有關部門申請專利并于2009年7月1日獲得批準。G公司在申請專利過程中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等共計400萬元。
G公司于2009年7月1日將上述研究開發過程中發生的800萬元費用計入研發支出(取得專利權前未攤銷)與申請專利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費用400萬元一并轉作無形資產(專利權)的入賬價值。該專利權按直線法攤銷。
經注冊會計師審計,上述800萬元研發支出中,300萬元屬于研究階段支出,500萬元屬于符合無形資產確認條件的開發階段支出。該專利權自可供使用時起,至不再作為無形資產確認時止為6年。
?。?)G公司采用以舊換新方式銷售給大華公司產品4臺,單位售價為50萬元,單位成本為30萬元;同時收回4臺同類舊商品,每臺回收價為5萬元(不考慮增值稅),款項尚未收到,大華公司的會計處理是:
借:應收賬款 234
貸:主營業務收入 2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34
借:主營業務成本 100
貸:庫存商品 100
?。?)甲和乙注冊會計師在審計時,發現其在12 月 31 日,與華興公司簽訂協議銷售商品一批,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銷售價格為300萬元,增值稅額為51萬元。商品已發出,款項尚未收到。該協議規定,該批商品銷售價格的 20%屬于商品售出后2年內提供修理服務的服務費。該批商品的實際成本為240萬元。在2009年12月已符合銷售收入確認條件,而未對其進行處理。
?。?)2009年1月,G公司為F公司向銀行借款4 000萬元提供信用擔保。2009年12月,因F公司未能償還到期債務。銀行向法院起訴,要求G公司承擔連帶責任,支付借款本息4 200萬元。G公司經向其他法律專業人士的咨詢,認為其敗訴的可能性為60%,G公司依此確認了預計負債。做了如下會計處理:
借:營業外支出 4 200
貸:預計負債 4 200
2010年1月20日,法院終審判決銀行勝訴,賠償的金額為4 000萬元,并于2010年1月25日執行完畢??紤]到F公司已宣告破產清算,無法向其追償債務,企業將對該事項的處理計入了2010年的賬簿中。
要求:
?。?)在資料一的基礎上,如果不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針對資料二中事項(1)至事項(6),請分別回答甲和乙注冊會計師是否需要提出審計處理建議?若需提出審計調整建議,請直接列示審計調整分錄(審計調整分錄均不考慮對G公司2009年度的企業所得稅、期末結轉損益及利潤分配的影響,下同)。
?。?)在資料一的基礎上,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假定G公司分別只存在資料二的6個事項中的l個事項,G公司拒絕接受甲和乙注冊會計師針對事項(1)至事項(6)提出的審計處理建議(如果有)。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前提下,請指出甲和乙注冊會計師應當針對該6個獨立存在的事項分別出具何種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并說明原因。
?。?)在資料一的基礎上,如果考慮審計重要性水平,假定G公司同時存在資料二中的事項(5)和事項(6),并且拒絕接受甲和乙注冊會計師對事項(5)提出的審計處理建議(如果有),但接受對事項(6)提出的審計處理建議(如果有)。在不考慮其他條件的前提下,請指出甲和乙注冊會計師應當出具何種意見類型的審計報告,并請代為續編以下審計報告。
審計報告
G股份有限公司全體股東:
我們審計了后附的G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G公司)財務報表,包括2009年l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2009年度的利潤表、股東權益變動表和現金流量表以及財務報表附注。
一、管理層對財務報表的責任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財務報表是G公司管理層的責任。這種責任包括:(1)設計、實施和維護與財務報表編制相關的內部控制,以使財務報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錯誤而導致的重大錯報;(2)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政策;(3)做出合理的會計估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