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理论电影在线_日韩视频一区二区_一本色道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_香蕉综合视频

2011年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章節練習題(19)

發布時間:2011-10-22 共7頁

  1

  [答案] B

  [解析] 該項費用支出因按照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在發生時已計入當期損益,不體現為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即如果將其視為資產,其賬面價值為0。

  因稅法規定,該費用可以在開始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后分3年分期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則與該筆費用相關,在20×6年末,其于未來期間可稅前扣除的金額為400萬元,所以計稅基礎為400萬元。

  2

  [答案] A

  [解析] 計稅基礎=賬面價值600萬元-可從未來經濟利益中扣除的金額0=600萬元。

  3

  [答案] D

  4

  [答案] D

  [解析] 無形資產賬面價值=600-60=540(萬元),計稅基礎=600×150%-60=84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540萬元小于資產計稅基礎840萬元,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00萬元。

  5

  [答案] A

  [解析] 賬面價值=1 000-100×2-80=720(萬元),計稅基礎=1 000-200-160=640(萬元),資產賬面價值720萬元>資產計稅基礎64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的余額為80萬元。

  6

  [答案] D

  [解析] 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等負債的確認和償還,不會對當期損益和應納稅所得額產生影響,其計稅基礎即為賬面價值。

  7

  [答案] A

  [解析] 稅法規定,有關產品售后服務等與取得經營收入直接相關的費用于實際發生時允許稅前列支,因此,企業因銷售商品提供售后服務等原因確認的預計負債,會使預計負債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企業為關聯方提供債務擔保確認的預計負債,按稅法規定與該預計負債相關的費用不允許稅前扣除;對于應付職工薪酬,其計稅基礎為賬面價值減去在未來期間可予稅前扣除的金額0,所以,賬面價值=計稅基礎;稅法規定的收入確認時點與會計準則一致,會計確認的預收賬款,稅收規定亦不要計入當期的應納稅所得額。

  8

  [答案] C

  [解析] (1)截至2008年末,因折舊口徑不同造成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累計額=固定資產的計稅基礎-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3010-10)/5×3-(3010一10)÷3×1=800(萬元)。

  (2)2008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余額=800×25%=200(萬元),即2008年末資產負債表上“遞延所得稅資產”項目的金額為200萬元。

  9

  [答案] B

  [解析] 本期計入到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的金額=(3720-720)×33%=990(萬元),以前各期發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40/15%=3600(萬元),本期由于所得稅稅率變動調增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3600×(33%-15%)=648(萬元),故本期“遞延所得稅資產”科目借方發生額=990+648=1638(萬元)。

  10

  [答案] C

  11

  [答案] B

  [解析] 2007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50+100×33%=83(萬元)

  12

  [答案] B

  [解析] 方法一:(余額思路)

  2008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6600-6000)×33%=198(萬元)

  200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借方發生額=2008年末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2008年初遞延所得稅資產余額=198-72=126(萬元)

  方法二:(發生額思路)

  由于稅率變動而調增的期初遞延所得稅資產金額=72/18%×(33%-18%)=60(萬元)

  2008年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的發生額=(6600-6000)-72/18%=200(萬元)

  所以,200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的借方發生額=60+200×33%=126(萬元)

  13

  [答案] C

  [解析] 本題中,甲公司預計在未來5年不能產生足夠的應納稅所得額用來抵扣該虧損,則應該以能夠抵扣的應納稅所得額為限,計算當期應確認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800×25%=200(萬元),故選項C正確。

  14

  [答案] B

  [解析] 遞延所得稅的確認應該按轉回期間的稅率來計算。2007年和2008年為免稅期間不用交所得稅但是要確認遞延所得稅。

  2007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2000×25%=500(萬元)

  2008年遞延所得稅資產的期末余額=2400×25%=600(萬元)

  2008年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600-500=100(萬元)

  15

  [答案] B

  [解析] 選項A,按照準則規定,因確認企業合并中產生的商譽的遞延所得稅負債會進一步增加商譽的賬面價值,會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而且增加了商譽的賬面價值以后可能很快就要計提減值準備,同時商譽賬面價值的增加還會進一步產生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使得遞延所得稅負債和商譽的價值變化,不斷發生循環。因此,對于企業合并中產生的商譽,其賬面價值和計稅基礎不同形成的應納稅暫時性差異,準則規定不確認相關的遞延所得稅負債。選項CD,均屬于企業發生的不屬于企業合并,且交易發生時既不影響會計利潤也不影響應納稅所得額的事項,其所產生暫時性差異按照所得稅準則規定,也不予以確認。

  16

  [答案] C

  [解析] 2008年末,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1 000-1 000/5=800(萬元);計稅基礎=1 000-1 000×(2/5)=60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800-600=200(萬元),所以2008年末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200×25%=50(萬元)。

  2009年末,該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800-1 000/5=600(萬元);計稅基礎=600-600×(2/5)=360(萬元),應納稅暫時性差異余額=600-360=240(萬元),所以2009年末遞延所得稅負債余額240×25%=60(萬元),2009年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60-50=10(萬元)。

  17

  [答案] A

  18

  [答案] B

  [解析] (1)2006年應納稅所得額=500+5+10―30+15―6=494(萬元);

  (2)2006年應交所得稅=494×33%=163.02(萬元)。

  19

  [答案] D

  [解析] A公司2008年的應交所得稅=10 000×25%=2 500(萬元);

  應確認的遞延所得稅資產=(2 500-2 200)×25%=75(萬元);

  所得稅費用=2 500(萬元)。

  20

  [答案] D

  [解析]

  應納稅所得額=1600-(300÷10×9/12)=1577.5(萬元)

  21

  [答案] D

  [解析] 當期所得稅費用=(1000+50-100)×25%=237.5(萬元)

  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大于計稅基礎應確認遞延所得稅負債,遞延所得稅費用=(5000-4700)×25%-66=9(萬元)

  所得稅費用總額=237.5+9=246.5(萬元)

  借:所得稅費用          246.5

    貸: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    237.5

    遞延所得稅負債          9

  凈利潤=1000-246.5=753.5(萬元)

  22

  [答案] A

  [解析] ①庫存商品的年初賬面價值為38萬元,年初計稅基礎為4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萬元;年末賬面價值為40萬元,計稅基礎為45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年初年末對比認定庫存商品當年對應的是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3萬元;

  ②固定資產的年初賬面價值為115萬元,年初計稅基礎為13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15萬元;年末賬面價值為100萬元,計稅基礎為120萬元,對應的是可抵扣暫時性差異20萬元;年初年末對比認定庫存商品當年對應的是新增可抵扣暫時性差異5萬元;

 ?、郛斈甑膽愃?200+3+5=208(萬元);

 ?、墚斈陸凰枚?208×33%=68.64(萬元);

 ?、莓斈赀f延所得稅資產借記額=年末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年初可抵扣暫時性差異×稅率=(5+20)×33%-(2+15)×30%=3.15(萬元);

 ?、蕻斈晁枚愘M用=68.64-3.15=65.49(萬元)。

  23

  [答案] C

  [解析] 應交所得稅=(2500+275-30)×33%=905.85(萬元);至2007年初累計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因稅率升高而調整的遞延所得稅資產=810×(33%-15%)=145.8(萬元)(借方);2007年產生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數=(275-30)×33%=80.85(萬元)(遞延所得稅資產借方);因此,2007年度發生的所得稅費用=905.85-145.8-80.85=679.2(萬元)。

  24

  [答案] C

  [解析] 按會計方法2008年應計提的折舊額=595÷7=85(萬元)

  按稅法規定2008年應計提的折舊額=1000÷10=100(萬元)

  2008年末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1000-100×3-(700-595)-85=510(萬元)

  計稅基礎=1000-100×4=600(萬元)

  資產的賬面價值小于計稅基礎,產生可抵扣暫時性差異。

  遞延所得稅資產的余額=(600-510)×33%=29.7(萬元)

  2007年末應計提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而確認遞延所得稅資產的金額=105×33%=34.65(萬元)

  所以2008年應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15×33%=4.95萬元(貸方)

  “應交稅費?D?D應交所得稅”科目金額=(500-15)×33%=160.05(萬元)

  當期確認的所得稅費用=160.05+4.95=165(萬元)。

  25

  [答案] C

  26

  [答案] D

百分百考試網 考試寶典

立即免費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