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部分由150道標準化試題構成,每一道題后在三或四個備選項,請將你認為正確的一個選項的代號填在空白處,每題:1分,共150分。答題時間為90分鐘。
1.馬克思地租理論認為:級差地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___。
a.自然條件的差異性 b.土地投入的不同
c.區位的差異 d.土地的有限性所引起的土地經營上的壟斷
2.建筑地段地租的顯著特點之一,是___占有顯著的優勢。
a.絕對地租 b.級差地租 c.壟斷地租 d.準地租
3.馬歇爾關于準地租的概念是生產者從___獲得的生產本以外的收益。
a.土地 b.土地之外的其它各種生產要素 c.商業貿易 d.林牧業
4.李嘉圖認為:___是產生級差地租的條件。
a.土地數量有限b.土地的肥沃程度c.位置的差別d.上述三個條件的綜合
5.工業區位論認為影響工業布局的因素是
a.運輸成本 b.工資因素 c.集聚與分散因素 d.三種因素的綜合作用
6.根據馬克思地祖理論,農產品的生產價格由___農產品的個別生產價格決定。
a.優等地 b.中等地 c.劣等地 d.其它區域
7.影響土地區位的主要因素為___。
a.社會經濟因素 b.自然因素 c.行政因素 d.上述三種因素的綜合
8.地價是___的資本化。
a.土地 b.土地權益 c.土地所有權 d.地租
9.杜能圈的農業布局模式,是以城市為中心,使各種耕作制度呈___分布。
a.三角形 b.四邊形 c.六邊形 d.同心圓
10.城鎮土地等級是土地___的等級化體現。
a.交易價格 b.使用價值 c.所有權屬 d.肥沃程度
11.與其它商品相比,地價___。
a.有明顯的計劃性 b.在市場經濟國家是無計劃性的
c.與其它商品一樣 d.計劃性強弱根據不同國家而不同
12.申報地價是由___。
a.土地出讓方和受讓方向關方面申報的地價 b.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向有關機關申報的地價 c.下級向上級機關申報的地價 d.是用地單位或個人向政府申請的地價
13.基準地價為___。
a.市場交易價 b.出讓底價 c.政府限價 d.以上均不是
14.城鎮地產估價是為了___。
a.掌握城鎮宗地地價 b.掌握城鎮基準地價
c.掌握城鎮土地利用狀況 d.掌握城鎮地產的總量,分布狀況和宗地的地價標準
15.標定地價是___。
a.確定定基準地價的依據 b.確定出讓價格和地價優惠幅度的依據
c.征收城市基礎設施費的依據
16.標定地價是___地價的一種。
a.基準 b.市場交易 c.宗地 d.拍賣
17.市場交易價是___收支地價款的標準。
a.地方政府 b.買方 c.賣方 d.交易雙方
18.建立地價體系主要是為了達到地價管理___的目的。
a.搞活市場流通 b.發展經濟 c.宏觀調控、微觀搞活 d.杜絕腐敗
19.公用設施完備度主要影響___用地宗地價格
a.商業 b.住宅 c.旅游 d.工業
20.建筑面積密度與容積率的內涵是___的
a.基本相同 b.一致 c.命題不成立 d.相反
21.以下答案中,___是正確的
a.土地純收益與地價呈反比關系 b.還原利率與收益價格成反比關系
c.宗地之各部分價值隨離街道之程度無退減之勢 d.容積率與地價成反比關系
22.下列因素___不是影響地價的區域因素。
a.區域位置 b.區域對外交通 c.區域公共設施條件 d.宗地供排水條件
23.下列因素___不是影響地價的個別因素。
a.宗地所在區域環境條件 b.宗地使用限制 c.宗地形狀 d.宗地容積率
24.評估標定地價時,一般以___為依據。
a.宗地地價 b.基準地價 c.市場交易地價?。洌骄貎r
25.根據___原則,兩宗效用及使用價值相似的土地應該具有相似的價格。
a.供求 b.預期收益 c.綜合分析 d.替代
26.按照___原則,投資成本的增加并不一定會使用土地價格增加。
a.收益分配 b.報酬遞增或遞減 c.綜合分析 d.預期收益
27.宗地估價的基本方法可分為___。
a.收益還原法、標準宗地估價法、路線價法、購買年法
b.市場比較法、成本逼近法、收益還原法、剩余法
c.標準宗地估價法、路線價估價法、模型估價法、基準地價修正法
d.成本法、市場比較法、收益還原法、路線價法
28.在一定的層數條件下,容積率與建筑密度成___關系。
a.反比 b.正比 c.互補 d.不相關
29.應用收益還原法的計算公式 評估土地價格的假定前提是___。
a.各年的土地純收益及土地還原利率固定不變,土地使用為無限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