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統計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1998年南京市的人均居住面積是杭州的0.5倍,這是( )。
A.強度相對指標
B.結構相對指標
C.比較相對指標
D.比例相對指標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該題是人均居住面積指標在廣州和上海這兩個不同空間的數值比值,用于反映兩地之間在人均居住面積上的差異,因此應屬于比較相對指標。
2.有兩個數列,甲數列平均數為110,標準差為11,乙數列平均數為16,標準差為5,則( )。
A.甲平均數代表性高于乙
B.乙平均數代表性高于甲
C.甲、乙平均數代表性相同
D.無法直接比較甲乙平均數代表性大小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甲的標準差系數為0.1,乙的標準差系數是3.125,大于甲,因此說甲平均數代表性高于乙。
3.環比發展速度和定基發展速度的關系是( )。
A.定基發展速度等于相應各期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
B.環比發展速度等于相應各期定基發展速度的連乘積
C.定基發展速度等于環比發展速度減
D.定基發展速度等于相應各期環比發展速度的總和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環比發展速度是本期水平與前一期水平之比;定基發展速度則是本期水平與固定基期水平之比。因此,定基發展速度在數量上等于相應各期環比發展速度的連乘積。
4.把某市已出讓土地劃定為統計總體,則( )為品質標志。
A.土地出讓前的產量
B.每宗已出讓土地的面積
C.每宗已出讓土地的單價
D.每宗已出讓土地的位置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品質標志是用于說明總體單位質的特征,只能用文字來描述,故選D。
5.據報載,某市2004年上半年清理了70%的開發區,發現土地違法行為560件,涉及耕地面積153hm。文中所用的三項統計指標依次為( )。
A.結構相對指標、總體標志總量指標、總體單位總量指標
B.比較相對指標、總體單位總量指標、總體標志總量指標
C.比較相對指標、總體標志總量指標、總體單位總量指標
D.結構相對指標、總體單位總量指標、總體標志總量指標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70%的開發區相對于開發區整體來說屬于結構相對指標,發現土地違法行為560件,說明土地違法行為一共有560件,對于整個土地違法行為來說是總體單位總量指標,涉及耕地面積153hm,相對于整個土地違法行為這個總量來說,共占地數,屬于總體標志總量指標。
二、多項選擇題:
6.1990年7月1日零點的全國人口普查是( )。
A.專門調查
B.典型調查
C.一次性調查
D.經常性調查
E.一般性調查
正確答案:AC 解題思路:全國人口普查是為研究我國人口狀況而組織的一種專門調查,它調查的對象是全國人口,因此不是典型調查,它是反映我國人口在1990年7月1日零時點前的狀態,不需要進行連續調查登記,所以為一次性調查。
7.統計活動的四個基本環節是( )。
A.統計項目確定
B.統計設計
C.統計整理
D.統計分析
E.統計調查
正確答案:BCDE 解題思路:一項統計活動,通常由統計項目確定、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和統計資料管理等幾個部分組成。其中,統計設計、統計調查、統計整理、統計分析是其基本環節。
8.統計表是一種由縱橫交叉的直線所組成的、左右兩邊不封口的表格。一般應當包括( )。
A.總標題
B.主詞欄
C.賓詞欄
D.表內的指標數值
E.標題
正確答案:ABCD
9.綜合分析中常用的統計分析方法有( )。
A.動態趨勢法
B.因素分析法
C.相關分析與回歸分析法
D.綜合平衡分析法
E.定性分析法
正確答案:ABCD
10.下列屬于線性回歸分析基本程序的有( )。
A.確定自變量
B.確定各因變量之間的關系
C.判定自變量與各因變量之間關系
D.求解回歸參數
E.只有AC正確
正確答案:ACD
三、判斷題:
11.統計資料整理既是統計調查的延伸,又是統計設計的前提。(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統計資料整理既是統計調查的延伸,又是統計分析的前提。
12.統計分組必須遵循"窮舉"和"互斥"的原則。"互斥"是指總體中的任何一個單位都有可能被歸入某一組。(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統計分組必須遵循"窮舉"和"互斥"的原則。"窮舉"是指總體中的任何一個單位都有可能被歸入某一組。"互斥"是指任何一個單位只能歸屬于一個組,而不能同時歸屬于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組。
13.標準差系數越小,說明該水平平均值的代表性越低。(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標準差系數越小,說明該水平平均值的代表性越高。
14.若將已出讓的土地作為一個總體,則每宗已出讓土地都是該總體中的一個總體單位。( )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解題思路:總體和總體單位的概念、關系。
15.城鎮房屋普查是經常性的調查。(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城鎮房屋普查不需要進行連續調查登記,應屬于一次性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