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2-07-25 共1頁
土地基礎知識
一、單項選擇題:
1.( )風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
A.紅壤
B.赤紅壤
C.棕壤
D.暗棕壤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赤紅壤過去稱為磚紅壤性紅壤,是磚紅壤與紅壤之間的過渡類型。主要特征:風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磚紅壤,顏色紅。土層較厚,質地較粘重,肥力較差,呈酸性。目前,赤紅壤上的天然林大部分已被破壞,成為疏林草地。赤紅壤富鋁化作用弱于磚紅壤。
2.裸地指表層為土質,基本無植被覆蓋的土地;或表層為巖石、石礫,且其覆蓋面積大于或等于( )的土地。
A.40%
B.50%
C.60%
D.70%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裸地指表層為土質,基本無植被覆蓋的土地;或表層為巖石、石礫,其覆蓋面積≥70%的土地。
3.棉花屬于( )。
A.糧食作物
B.纖維作物
C.藥用作物
D.能源作物
正確答案:B 解題思路:纖維作物是指利用其纖維作為工業原料的一類作物。屬于這類作物的主要是棉和麻。根據纖維所存在的部位不同,可分為種子纖維,如棉花;韌皮纖維,如大麻,黃麻、苧麻等;葉纖維,如劍麻、蕉麻等。
4.褶皺構造和斷裂構造屬于( )。
A.地理構造
B.地貌構造
C.地表構造
D.地質構造
正確答案:D 解題思路:在地殼運動過程中,地殼中巖石受各科作用就會發生變形,形成各種構造如褶皺、斷裂。巖石中這種構造稱為地質構造。
5.關于土壤和土地的表述,錯誤的是( )。
A.土壤是土地的一個組成要素
B.對于農業用地,土壤的肥力是形成土地生產力的基礎
C.土壤的本質和土地的本質是相同的
D.土壤和土地的形態結構相差甚遠
正確答案:C 解題思路:土壤的本質和土地的本質是不相同的。土壤是發育于地球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且能夠生長植物的疏松袁層(包括海、湖淺水區)。
二、多項選擇題:
6.根據國土資源部頒布的《全國土地利用現狀分類》規定,下列用地屬于其他林地的是( )。
A.未成林地
B.跡地
C.灌木林地
D.有林地
E.苗圃
正確答案:ABE 解題思路:林地包括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其他林地包括疏林地(指樹木郁閉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跡地、苗圃等林地。
7.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包括( )等。
A.后備土地資源有限
B.土地類型多樣,平地多于山地
C.土地質量較差
D.水土資源不平衡
E.土地面積絕對數量大,相對數量小
正確答案:ACDE 解題思路:應是"山地多于平地"。
8.土壤主要污染物的種類包括( )。
A.化學污染物
B.物理污染物
C.生物污染物
D.噪聲污染物
E.放射性污染物
正確答案:ABCE 解題思路:土壤污染物有下列四類:①化學污染物;②物理污染物;③生物污染物;④放射性污染物。
9.下列土地的特征中,我國建設用地的經濟特征是( )。
A.土地利用逆轉相對困難
B.土地質量的差異較大
C.土地利用的集約性
D.區位選擇的意義重大
E.土地功能具有永久性
正確答案:ACD 解題思路:土地質量的差異性,土地功能具有永久性,屬于土地的自然特性。
10.按照土地的特性區分,下列選項中屬于土地經濟特性的屬性有( )。
A.土地用途的多樣性
B.土地數量的有限性
C.土地用途變更的困難性
D.土地經濟供給的稀缺性
E.土地報酬遞減的可能性
正確答案:ACDE 解題思路:土地的經濟特性包括:土地供給的稀缺性、土地用途的多樣性、土地利用方向變更的困難性(土地用途變更的困難性)、土地增值性、土地報酬遞減的可能性、土地利用方式的相對分散性、土地利用后果的社會性等。土地的自然特性包括:土地面積的有限性、土地位置的固定性、土地質量的差異性(多樣性)、土地永續利用的相對性(土地功能的永久性)等。
三、判斷題:
11.沙地指表層為沙覆蓋、基本無植被的土地,包括灘涂中的沙地。(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12.集約型土地利用方式,是指依靠外延擴張,通過增加土地面積來滿足獲取土地收益的方式。(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13.暗棕壤是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
14.土地的永續利用性是相對的。只有在利用過程中維持了土地的功能,才能實現永續利用。( )
A.對
B.錯
正確答案:A
15.五通一平是指通水、通電、通路、通暖氣、通天然氣或煤氣、平整土地。( )
A.對
B.錯
正確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