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4-02-21 共5頁
五、綜合題
1.【答案】
?。?)
成本計算單(白色顆粒)
計算過程:
月初在產品的各項資料是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可以直接抄列;
本期投入各項的計算過程:
<1>原材料
①白色顆粒領用專用材料5000元;
?、谝卉囬g領用化工原料75000元按投產量定額成本在兩種產品間分配,分配率=75000/(500×80+400×50)=1.25,白色顆粒分配的原材料費用=1.25×500×80=50000(元)。
白色顆粒本月投入的原材料費用=50000+5000=55000(元)
<2>直接人工
一車間生產工人工資50000元,福利費按工資的14%計算,工資及福利費按生產工人工時分配,分配率=50000×(1+14%)/(5600+4400)=5.7(元/小時),白色顆粒分配的直接人工=5600×5.7=31920(元)
<3>蒸汽
蒸汽車間發生的費用總額=1200+(7000+1000)×(1+14%)+39680=50000(元),各產品、部門耗用的總量=1000+1200+1100+1080+120+300+200=5000(公斤),輔助生產費用采用直接分配法,按實際耗用量分配,分配率=50000/5000=10(元/公斤),白色顆粒負擔的蒸汽費用=1000×10=10000(元)
<4>水電
供電車間發生的費用總額=2800+(5000+1000)×(1+14%)+50360=60000(元),各產品、部門耗用的數量=12000+8000+12000+7100+4000+3000+3900=50000(千瓦),采用直接分配法按實際耗用量分配,分配率=60000/50000=1.2(元/千瓦),白色顆粒負擔的水電費用=12000×1.2=14400(元)
<5>制造費用
?、僖卉囬g領用間接耗用的機物料2700元;
?、谝阎獥l件中給出了一車間制造費用“其他”1740元;
③一車間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4000×(1+14%)=4560(元);
?、軓妮o助生產車間分配到一車間的制造費用,確定過程如下:
通過上述<3>的計算已經知道蒸汽費用的分配率為10(元/公斤),一車間分配的部分=120×10=1200(元);
通過上述<4>的計算已經知道水電費用的分配率為1.2(元/千瓦),一車間分配的部分=4000×1.2=4800(元)。
一車間制造費用總額=2700+1740+4560+1200+4800=15000(元)
在白色顆粒和灰色顆粒之間進行分配,分配率=15000/(5600+4400)=1.5(元/小時),白色顆粒分配的制造費用=1.5×5600=8400(元)
各項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1>原材料
由于題目中已經說明一車間生產耗用的原材料一次投入,所以原材料的分配率=(33000+55000)/(600+200)=110(元/公斤),完工產品負擔的原材料=110×600=660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原材料=110×200=22000(元)
<2>直接人工
由于題目中已經說明一車間期末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為50%,所以一車間月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200×50%=100(公斤),直接人工分配率=(10080+31920)/(600+100)=60(元/公斤),完工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60×600=360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60×100=6000(元)
<3>蒸汽
蒸汽費用分配率=(11000+10000)/(600+100)=30(元/公斤),完工產品負擔的蒸汽費用=30×600=180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蒸汽費用=30×100=3000(元)
<4>水電
水電費用分配率=(5200+14400)/(600+100)=28(元/公斤),完工產品負擔的水電費用=28×600=168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水電費用=28×100=2800(元)
<5>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分配率=(4200+8400)/(600+100)=18(元/公斤),完工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18×600=108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18×100=1800(元)
單位成本的計算:
單位原材料費用=66000/600=110(元/公斤)
單位人工費用=36000/600=60(元/公斤)
單位蒸汽費用=18000/600=30(元/公斤)
單位水電費用=16800/600=28(元/公斤)
單位制造費用=10800/600=18(元/公斤)
單位成本=110+60+30+28+18=246(元/公斤)
(2)成本計算單(白色板材)
計算過程:
月初在產品的各項資料是題目中的已知條件,可以直接抄列;
本期投入各項的計算過程:
<1>半成品
半成品發出成本計價采用先進先出法,出售時結轉成本100×230=23000(元),月末結轉領用半成品的成本=170×230+(400-170)×246=95680(元),由于領用的是白色顆粒,因此,全部用于生產白色板材,不需要進一步分配。
<2>原材料
題目中已知二車間領用原材料7000元用于白色板材生產
<3>直接人工
二車間生產工人工資36000元,福利費按工資的14%計算,工資及福利費按生產工人工時分配,分配率=36000×(1+14%)/(3500+2500)=6.84(元/小時),白色板材分配的直接人工費用=3500×6.84=23940(元)
<4>蒸汽
分配率=50000/5000=10(元/公斤),白色板材負擔的蒸汽費用=1100×10=11000(元)
<5>水電
分配率=60000/50000=1.2(元/千瓦),白色板材負擔的水電費用=12000×1.2=14400(元)
<6>制造費用
?、俣囬g領用間接耗用的機物料3400元;
?、谝阎獥l件中給出了二車間制造費用“其他”4580元;
?、鄱囬g管理人員的工資及福利費3000×(1+14%)=3420(元);
④從輔助生產車間分配到二車間的制造費用,確定過程如下:
蒸汽費用的分配率為10(元/公斤),二車間分配的蒸汽費用=300×10=3000(元);
水電費用的分配率為1.2(元/千瓦),二車間分配的水電費用=3000×1.2=3600(元)。
二車間制造費用總額=3400+4580+3420+3000+3600=18000(元)
在白色板材和灰色板材之間進行分配,分配率=18000/(3500+2500)=3(元/小時),白色板材分配的制造費用=3×3500=10500(元)
各項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1>半成品
二車間生產耗用的半成品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由此可知,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為50平方米,半成品費用分配率=(23320+95680)/(450+50)=238(元/平方米),完工產品負擔的半成品費用=238×450=1071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半成品費用=238×50=11900(元)
<2>原材料
二車間生產耗用的原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投入,由此可知,月末在產品約當產量為50平方米,原材料費用分配率=(1500+7000)/(450+50)=17(元/平方米),完工產品負擔的原材料費用=17×450=765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原材料費用=17×50=850(元)
<3>直接人工
二車間期末在產品平均完工程度為60%,由此可知,二車間月末在產品的約當產量=50×60%=30(平方米),直接人工費用分配率=(2940+23940)/(450+30)=56(元/平方米),完工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費用=56×450=252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直接人工費用=56×30=1680(元)
<4>蒸汽
蒸汽費用分配率=(520+11000)/(450+30)=24(元/平方米),完工產品負擔的蒸汽費用=24×450=108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蒸汽費用=24×30=720(元)
<5>水電
水電費用分配率=(960+14400)/(450+30)=32(元/平方米),完工產品負擔的水電費用=32×450=1440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水電費用=32×30=960(元)
<6>制造費用
制造費用分配率=(540+10500)/(450+30)=23(元/平方米),完工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23×450=10350(元),期末在產品負擔的制造費用=23×30=690(元)
單位成本的計算:
單位半成品費用=107100/450=238(元/平方米)
單位原材料費用=7650/450=17(元/平方米)
單位人工費用=25200/450=56(元/平方米)
單位蒸汽費用=10800/450=24(元/平方米)
單位水電費用=14400/450=32(元/平方米)
單位制造費用=10350/450=23(元/平方米)
白色板材單位成本=238+17+56+24+32+23=390(元/平方米)
2.【答案】 (1)更新方案的零時點現金流量:
繼續使用舊設備:
舊設備已經使用5年,而折舊年限為5年,期末殘值為零。所以,目前舊設備的賬面價值為零,如果變現則產生收益=1200-0=1200(元),收益納稅=1200×40%=480(元)。
因此,繼續使用舊設備零時點的現金流量=-(1200-480)=-720(元)
更換新設備:
職工培訓支出計入管理費用,抵減當期所得稅,稅后現金流出=5000×(1-40%)=3000(元)
更換新設備零時點的現金流量=-60000-3000=-63000(元)
差量凈現金流量=-63000-(-720)=-62280(元)
(2)第一年折舊額=60000×(2/5)=24000(元)
第二年折舊額=(60000-24000)×(2/5)=14400(元)
第三年折舊額=(60000-24000-14400)×(2/5)=8640(元)
第四年折舊額=(60000-24000-14400-8640)/2=6480(元)
第五年折舊額=(60000-24000-14400-8640)/2=6480(元)
折舊抵稅的現值
?。?4000×40%×(P/S,10%,1)+14400×40%×(P/S,10%,2)+8640×40%×(P/S,10%,3)
+6480×40%×(P/S,10%,4)+6480×40%×(P/S,10%,5)
?。?600×0.9091+5760×0.8264+3456×0.7513+2592×0.6830+2592×0.6209
?。?9464(元)
(3)解法1:
由于購置新設備的凈現值高于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凈現值,所以應該選擇購置新設備。
解法2:把舊設備變現收入作為購置新設備的現金流入,舊設備變現收益納稅作為購置新設備的現金流出
由于購置新設備的凈現值高于繼續使用舊設備的凈現值,所以應該選擇購置新設備。
解法3:差量現金流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