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0-01-20 共10頁
(三)判斷分析題
1、答:
(1) 堅持唯才是舉,或堅持品德第一,還是以價值為基礎的用人策略都是片面的。
(2) 在現在企業的招聘中,理想的狀態是招用德才兼備的人才。德才兼備的人才是企業存在和發展的支柱;德高才弱者安排合適的崗位,在能力上積極培養;才高德弱者能量很大,心態不好,不能與企業同心同德的這種人一旦控制不好就會對企業造成巨大的傷害;無才無德者則屬于淘汰之列。
(3) 企業在用人策略上,必須把員工的才能與其道德觀、價值觀、性格、興趣等方面與企業價值、企業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能力。
(4) 用人策略同時必須堅持發展的思想,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員工。員工的能力是逐步培養起來,員工的價值觀、道德觀以及性格、興趣等也會在工作中得以加強和完善。
2、答:
(1) 簡單地否定國外著名的大公司的用人觀念是錯誤的。
(2)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越來越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在關心自己、關心家庭、關心公司的關系中,我們應該主張齊頭并進。一般說來,員工只有在關心好自己、關心好家庭的基礎上,才會更好地去關心好公司。作為企業的管理人員,我們必須要關心好自己的員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員工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
(3) 考慮到我國優良的歷史傳統,對大公無私、公而忘私、不顧病痛一直戰斗的英雄模范,我們要提倡,更要愛護、保護他們的積極性,同時,也要保護他們的身體健康和家庭幸福,讓他們無后顧之憂。
(四)簡答題
1、答:
(1)應通過了解應聘者過去工作經歷中的一些關鍵細節,來判斷應聘者的能力,而不要輕信應聘者自己的評價。
(2)在設計面試問題時應采用STAR面試法,即背景(situation)、任務(task)、行動(action)和結果(result):
① 背景:要了解該應聘者取得這些業績時所處的環境,如外部市場大環境,企業的狀況、產品的特點等,還應了解該應聘者在的這些業績時承擔的具體任務是什么?
② 任務:在當時背景下承擔的主要任務是什么,扮演什么角色。
③ 行動:了解應聘者為了完成任務,做了哪些具體工作,每項工作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即了解應聘者的工作方式、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
④ 結果:如果應聘者的回答是理論的、含糊的,或者僅僅是某種觀點,而與行為無關時,面試考官可以通過追問或插問的方式,以獲得與行為有關的回答。
2、答:
(1) 建立并完善信息溝通制度,保證信息能及時、準確地在上下級之間傳遞。
(2) 利用宣傳與溝通的途徑和手段,為企業構建變革與發展的共同愿景。
(3) 借助企業外部的專家實現溝通,以提高溝通的效率。
(4) 充分利用工會及其他團體組織在溝通中的作用。
(5) 注意溝通形式的多樣性與信息的準確性,降低溝通中的障礙與干擾。
(6) 營造有利于組織變革的相互信任的氛圍,減少留言造成的不利影響。
(7) 關注因改革給企業弱勢群體可能帶來的損失,提前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并予以溝通,保證變革的順利進行。
3、答:
(1) 選擇合適的評價工具;
(2) 評價后能及時反饋,講明對被評價者職業發展的意義,消除其不必要的顧慮;
(3) 選擇合適的評價人,盡量避免與被評價者有競爭或親友關系的員工參與評價;
(4) 對評分方法進行講解,說明評分的重點在于被評價者的相對位置;
(5) 要注意避免評分中的誤差,如順序效應,光環效應,從眾影響等等。